要点速览
- 美国加州新规:多种人造麝香禁限用;
- 英国拟禁用化妆品防晒剂4MBC和16种CMR物质;
- 新南威尔士州严打含有违禁微珠的化妆品;
- 植物乳杆菌/无患子果皮提取物发酵产物滤液新原料完成备案;
- 双环八肽-68新原料完成备案;
- 雅诗兰黛家族计划出售1130万股雅诗兰黛股票;
- 金佰利将以487亿美元收购Kenvue科赴;
- 柏垠生物完成新一轮战略融资;
- 珀莱雅前任联创方玉友入股LVMH关联基金;
- Augustinus Bader合作Dua Lipa进军平价市场;
- TikTok红人品牌Point of View Beauty进军彩妆赛道;
- LA Girl天猫海外旗舰店即将闭店;
- 多个品牌官宣代言人;
- 兔头妈妈回应洗发水抽检不合格事件;
- LED面膜广告因涉医疗虚假宣传被英国禁播;
- 欧莱雅与沙龙品牌「nkd」商标纠纷升级;
- Ulta Beauty因成分标签问题面临集体诉讼;
- 全昭弥个人美妆品牌涉嫌违规使用红十字会标志;
- 抖音电商推出营销内容章节标记新规;
- 日本拟取消跨境电商小额进口免税政策;
- 泰国取消低价商品进口免税政策
行业动向
1、美国加州新规:多种人造麝香禁限用

10月8日,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政府在官网公布了第60号修正议案,即《麝香禁限用法案》。该议案规定,自2027年1月1日起,任何人或实体不得在商业活动中制造、销售、交付、持有或以其他方式出售任何含有葵子麝香、西藏麝香、伞花麝香和麝香二甲苯这4种麝香的化妆产品。
该法案还将从2027年1月1日起限制在化妆品中使用酮麝香的添加量:香水≤1.4%,淡香水≤0.56%,其他产品(除口腔类)≤ 0.042%。尤其在口腔类产品中,禁止主动添加酮麝香。
2、英国拟禁用化妆品防晒剂4MBC和16种CMR物质

10月31日,英国向世界贸易组织(WTO)通报了拟议法规草案——《化妆品(化学物质限制)条例2026》,新规正式将16种归类为1B类或2类致癌、致突变或生殖毒性(CMR)的物质纳入英国化妆品法规附录II(化妆品禁用物质清单)中,明确此类CMR物质禁止在化妆品中使用。
据悉,这些物质涵盖二苯基(2,4,6-三甲基苯甲酰)氧化膦、噻虫胺、四溴双酚A、4-甲基咪唑等,涉及防腐剂等多个应用场景。
同时,新规删除了英国化妆品法规附录VI(化妆品准用防晒剂清单)中的“4-甲基苄亚基樟脑(4-MBC)”,并拟将其调整为禁用物质,防晒产品企业则需及时更换替代成分。
3、新南威尔士州严打含有违禁微珠的化妆品

近日,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环境保护局向6家化妆品公司发出整改通知,原因是在检测中发现9款个人护理产品中含有违禁微珠,包括面部磨砂膏和去角质产品。据悉,这些微珠多由聚乳酸和醋酸纤维素等所谓”生物塑料”制成,目前,涉事产品已被勒令在全州范围内下架。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澳大利亚联邦政府在2022年宣布已”完成”微珠的自愿淘汰计划,但新州环保局的调查结果显示各州在合规性方面仍旧存在差距。目前新南威尔士州、首都领地、昆士兰州和西澳大利亚州已立法实施禁令,而其他州尚未跟进。
前沿趋势
1、植物乳杆菌/无患子果皮提取物发酵产物滤液新原料完成备案

11月5日,一款新原料“植物乳杆菌/无患子果皮提取物发酵产物滤液”完成了化妆品新原料备案,进入公示阶段,备案人为广州环亚化妆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目前,相关技术要求暂未公布。
公开资料显示,滋源从环亚集团微生物菌种库中,筛选出与无患子发酵匹配度最高的“植物乳杆菌”,结合专利生物转化技术,研发出了“无患子果皮发酵物”。其DPPH自由基清除率达52%、IL-6抑制率达39%、5α-还原酶抑制率达28%,且能精准抑制有害微生物、提升有益菌群数量。
2、双环八肽-68新原料完成备案

10月31日,珀莱雅化妆品股份有限公司完成了新原料“双环八肽-68”的备案,目前相关技术要求尚未披露,且尚未进入监测期。据悉,双环八肽-68是国内外首次应用的双环肽化妆品新原料,跟普通直链肽相比,环肽合成更加困难,且具有稳定性好、毒副作用低等多种优点,应用前景非常广阔。
美妆财报
1、雅诗兰黛家族计划出售1130万股雅诗兰黛股票

近日,Leonard A. Lauder家族信托计划以每股90美元的价格,出售大约1130万股雅诗兰黛股票,总额超过10亿美元,所得收益全部归售股股东所有。
公告显示,家族信托计划将此次出售所得用于处理Leonard A. Lauder的遗产事务,包括支付遗产税、债务及相关管理费用。此次交易完成后,Lauder家族成员仍将通过直接或间接持股掌握公司约82%的表决权,在集团治理结构中保持绝对影响力。
2、金佰利将以487亿美元收购Kenvue科赴

11月3日,全球个护巨头金佰利和全球消费者健康公司Kenvue科赴宣布达成协议,金佰利将以现金加股票的方式收购Kenvue科赴所有已发行普通股,交易估值约为487亿美元。
公开资料显示,金佰利拥有好奇(Huggies)、舒洁(Kleenex)、高洁丝(Cottonelle)等品牌组合,在约70个国家/地区的市场份额位居第一或第二。Kenvue科赴则是全球收入最高的消费者健康公司,旗下品牌涵盖邦迪(BAND-AID)、李施德林(Listerine)、泰诺(Tylenol)、露得清(Neutrogena)等。此前,Kenvue科赴曾计划出售或拆分其皮肤健康和美容部门。

近日,深圳柏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完成了新一轮战略融资,资金将主要用于新产品的研发、生产线的升级以及市场渠道的拓展。
据悉,柏垠生物成立于2021年,公司致力于通过合成生物和机器学习(BT-IT)技术双核驱动生物基材料及产品开发,相关原料及产品广泛应用于医药、医美、化妆品、食品等领域。
4、珀莱雅前任联创方玉友入股LVMH关联基金

近日,珀莱雅前联合创始人方玉友通过子公司——杭州方侠客投资有限公司入股路威凯腾(广州)消费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认缴出资额达2000万元,持股2.1276%,成为该基金第六大股东。
据悉,这并非方玉友首次入股LVMH关联基金。早在2022年,方侠客投资有限公司就曾入股路威凯腾壹号(成都)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目前仍为该基金的第四大股东。
品牌动态
1、Augustinus Bader合作Dua Lipa进军平价市场

11月4日,Dua Lipa正式推出了她的首个护肤品牌——DUA,这是她与高端护肤品牌Augustinus Bader的合作项目。
DUA采用预防性护肤理念,并以TFC5™技术为核心,主打增强皮肤屏障功能、提升肌肤弹性并修复损伤。其目标人群年龄段在18-35岁,定价策略也明显低于传统高端护肤品牌,主打性价比市场。

TikTok红人品牌Point of View Beauty进军彩妆赛道

11月4日,TikTok网红品牌Point of View Beauty正式推出首款彩妆产品——Amp(K) it的唇线笔与唇釉套装,标志着其正式进军彩妆赛道。
公开资料显示,Point of View Beauty于2025年3月创立,初期主推护肤系列产品,包括3款补水保湿产品、一款精华液以及一款唇部护理产品。此次推出的唇线笔与唇釉共有6款色号,可满足不同的妆容需求。

LA Girl天猫海外旗舰店即将闭店

近日,美国平价彩妆品牌LA Girl宣布将关闭天猫海外旗舰店,理由为“品牌运营策略调整”。目前,该旗舰店拥有110万粉丝,店内仅剩的3款产品,均价不足34元,而LA Girl并未在京东、抖音、小红书等其他平台开设官方旗舰店。
据悉,该品牌曾凭借四色眼影创下单品销售超130万件的业绩,但因本土化不足、新品迭代缓慢等问题,逐渐失去竞争力。

多个品牌官宣代言人








舆情热点
1、兔头妈妈回应洗发水抽检不合格事件

10月24日,广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公布了2024年度广州市化妆品专项抽检结果,共有40批次产品不合格。其中,“兔头妈妈儿童蚕丝润护洗发水”被检出菌落总数超标,规定要求为≤500CFU/g,检验结果为2.4×10⁴CFU/g。
对此,兔头妈妈回应称:“抽检不合格产品是在2024年4月抽检,该批次生产的产品全部未出库,未流入市场及消费者手中。”
2、LED面膜广告因涉医疗虚假宣传被英国禁播

近日,Beautaholics、Luyors Retail等品牌的LED面膜广告,因声称其产品具有治疗痤疮、改善红斑痤疮或杀灭致痘细菌等医疗功效,而被英国广告标准管理局(ASA)明令禁止。
根据规定,唯有获得英国药品与保健品管理局(MHRA)许可的产品或医疗器械方可进行医疗功效宣传。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所有违规广告均通过ASA人工智能主动广告监测系统识别,该工具主要运用AI技术主动筛查网络上的潜在违规广告。
3、抖音电商整治AI仿冒名人带货

11月5日,抖音电商公布了名人仿冒治理专项的阶段成果。数据显示,自10月启动治理行动以来,平台已处置1.1万个违规带货账号和6700多个违规商品,重点打击的就是未经授权利用AI或特效仿冒名人进行营销的行为。
具体处置包括直接中断商家或达人直播间、下架违规商品及视频、冻结成交金额、重置头像或昵称、封禁账号等。同时,平台也引导多位达人主动开通”阻止相同侵权内容传播”功能,提前拦截数万条侵权视频。
抖音副总裁李亮也专门发文表示,AI仿冒行为不仅损害创作者和商家的权益,还会影响平台在消费者心中的信誉,因此抖音对此高度重视并开展了专项治理。
4、欧莱雅与沙龙品牌「nkd」商标纠纷升级

近日,据外媒报道,欧莱雅集团与英国美容沙龙品牌“nkd”的商标纠纷案将进入英国知识产权法庭审理。该案自2022年起持续至今,双方争议焦点在于欧莱雅认为“nkd”与其旗下“Naked”美妆产品线存在产生混淆的可能性。
而欧莱雅近期亦调整了诉讼策略,撤回对nkd部分服务的商标异议,但仍反对该品牌未来可能开发的服务项目,认为这些会侵犯“Naked”的商标权益。目前,品牌方“nkd”已支付超3万英镑法律费用,案件预计将在6-9个月内裁决。
5、Ulta Beauty因成分标签问题面临集体诉讼

近日,美国美妆零售巨头Ulta Beauty正面临一场全国性的集体诉讼。诉状显示,Ulta Beauty自2020年推出“Conscious Beauty”系列以来,始终以“纯净”、“无害”为卖点,强调产品不含丙烯酸酯、邻苯二甲酸酯、铝化合物等成分,并获得了“无动物实验”、“纯素”、“可持续包装”等认证标签。然而,部分被标注为“Conscious Beauty”的产品却检测出含有上述禁用成分,涉嫌“虚假宣传”、“消费者欺诈”与“不当获利”。

近日,全昭弥个人美妆品牌GLYF近期在新品推广过程中,因使用带有白色底红色十字标识的急救箱设计,被质疑与红十字会标志构成混淆。
根据《大韩红十字会组织法》第25条规定,未经红十字会批准,任何个人或机构不得在商业宣传中使用白底红十字符号。
争议发酵后,GLYF官方发布声明致歉:“我们深刻认识到在制作过程中未能充分考量红十字标志蕴含的历史人道主义价值及法律保护重要性,对此深表歉意。目前已完成所有相关设计与宣传内容的下架,并正在制定防范机制确保不再重蹈覆辙。”
电商要闻
1、抖音电商推出营销内容章节标记新规

11月4日,抖音电商安全与信任中心宣布:11月中旬开始,抖音电商将针对包含营销内容的视频升级新规范。凡是视频中插入了与主线内容关联度较低的营销内容,都需要用“章节功能”进行标记,明确提示用户视频中含有“推广营销的产品”或其他活动宣传信息等,帮助用户更直观识别营销内容,提升用户消费体验。
聚焦出海
1、日本拟取消跨境电商小额进口免税政策

近日,据外媒报道,日本计划取消个人小额进口商品免税政策。根据现行政策,个人进口商品仅按货值的60%征税,这使得Shein和Temu等平台上的商品售价远低于日本国内零售商,易造成不公平竞争以及海外商家对免税政策的滥用。此外,日本当局还将重新调整价值1万日元(约合65美元)以下商品的免税政策。
2、泰国取消低价商品进口免税政策

近日,泰国海关总署宣布,自明年起将取消对单价低于1500泰铢的进口商品的免税政策。届时,所有通过网络平台订购的商品均需从1泰铢起征收进口关税,取消现有的任何豁免。
该政策的变化将对Shopee、Lazada、TikTok、eBay及亚马逊等电商平台产生影响,海关部门将与相关平台进行会面,以协调价格调整和税款代收机制,以便于减少买家后续缴税的困难。
*以上图片来源网络,侵权删
商务合作、资讯投递,欢迎联系小助理
📪:kev@kevbeaut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