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V美妆圈【美妆风向标】栏目,每周为你精选整理美妆行业相关资讯,涵盖美妆行业新闻、品牌动态等。资讯不用多,一篇就足够。
要点速览
- 化妆品环境评分系统EcoBeautyScore进入应用阶段;
- 凯捷多肽科技新原料「氨基 PEG-5 乙酰二十三肽-14」完成备案;
- 维琪科技新原料「己酰基二肽-3正亮氨酸」完成备案;
- Onitsuka Tiger鬼塚虎正式进入香氛赛道;
- 韩国科丝美诗发布护肤算法平台「FaceLink」;
- 黑人美妆品牌Ami Colé即将停产;
- 多个品牌官宣代言人;
- 潘婷「三分钟奇迹」疑似文字游戏引争议;
- 资生堂美洲启动裁员;
- 乐华娱乐退出与华熙生物合资公司;
- LG生活健康清算基因分析子公司Mizen Story;
- 法国香水品牌Berdoues多数股份被收购;
- 京东布局医美市场;
- 京东全球售宣布开启海外半托管招商;
- Temu等19个电商平台被泰国列入强制监管名单;
- 越南更新化妆品监管规则;
- 巴西拟两年内完成化妆品动物实验禁令落地
行业动向
1、化妆品环境评分系统EcoBeautyScore进入应用阶段

近日,据外媒报道,巴黎欧莱雅、露得清、妮维雅等美妆品牌已经开始在欧洲市场上使用EcoBeautyScore在线评分系统,这也意味着美业首个“化妆品环境评分系统”进入了应用阶段。
据悉,该评分系统是EcoBeautyScore联盟的衍生产品,涵盖了包括洗发水、护发素、沐浴露和面部护理在内的4种产品类别,并基于欧盟的产品环境足迹(PEF)方法,将产品从A到E进行评级,评估它们对土地、水和空气的影响。
前沿趋势
1、凯捷多肽科技新原料「氨基 PEG-5 乙酰二十三肽-14」完成备案

7月16日,一款新原料“氨基 PEG-5 乙酰二十三肽-14”完成备案,备案人为成都凯捷多肽科技有限公司。目前相关技术要求尚未披露,且尚未进入监测期。
公开资料显示,成都凯捷多肽科技有限公司于2003年成立,主要从事多肽原料药中间体、美容肽原料的生产,多肽类产品的定制生产服务,以及多肽生物医药和美容肽工业化生产工艺的开发和优化等。
2、维琪科技新原料「己酰基二肽-3正亮氨酸」完成备案

7月17日,维琪科技完成了新原料“己酰基二肽-3正亮氨酸”的备案工作,备案号为“国妆原备字20250089”,相关技术要求暂未公布。据悉,己酰基二肽-3正亮氨酸是一种生物活性肽,具有改善角质层功能以及保湿、舒缓等功效。
前沿趋势
1、Onitsuka Tiger鬼塚虎正式进入香氛赛道

近日,日本运动品牌Onitsuka Tiger鬼塚虎正式宣布推出香水系列,跨界进入美妆领域,新品将在今秋面世。本次鬼塚虎推出的香水系列,名为“佩戴静谧的光辉”,涵盖4款产品——鬼塚虎一号、二号、三号和四号,分别代表自然、神秘、温暖与活力。
2、韩国科丝美诗发布护肤算法平台「FaceLink」

7月17日,韩国科丝美诗宣布已完成对韩国人皮肤微生态(皮肤常驻菌)长达15年的研究,并成功开发出专属皮肤分析算法平台“FaceLink”,为定制化护肤解决方案和高效产品研发提供强大支持。
为将“FaceLink”平台及研究成果推广至全球市场,科丝美诗目前正在积极拓展国际合作网络。此前,集团已与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中国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李巍教授团队等全球顶尖学术机构签署合作协议,共同推进更广泛的皮肤微生态研究计划。
3、黑人美妆品牌Ami Colé即将停产

近日,美国黑人美妆品牌Ami Colé宣布将于今年9月停止运营,该消息已由品牌创始人确认。她坦言该品牌难以与“资金雄厚”的品牌竞争,当前的市场环境也让经营变得难以为继。目前,Ami Colé官网显示约有40件SKU在售。
公开资料显示,Ami Colé成立于2021年,主要为有色人种提供纯净的美妆产品,品牌名源自创始人母亲的名字,产品配方则融入了塞内加尔的猴面包树籽提取物等,以显示其文化传承。
4、多个品牌官宣代言人
▶GIVENCHY纪梵希官宣全球彩妆代言人赵丽颖

▶AHC官宣全球代言人(专研护肤面膜系列)丁禹兮

▶蒂洛薇官宣品牌代言人任嘉伦

▶AZTK官宣品牌代言人翟潇闻

▶MARIE DALGAR玛丽黛佳官宣底妆代言人孙坚

▶DR.WU达尔肤官宣品牌大使张予曦

舆情热点
1、潘婷「三分钟奇迹」疑似文字游戏引争议

7月14日,“潘婷三分钟奇迹是商标”冲上微博热搜,引发消费者广泛关注。起因是有记者发现潘婷“三分钟奇迹”洗发水,产品背面有几行小字表明潘婷三分钟奇迹是注册商标,产品名称并不是功效宣称,被消费者质疑品牌是在“玩文字游戏”。
值得注意的是,该产品的电商详情页中,标注了“3分钟指建议使用时间”,并提及了“3分钟修护”、“减少断发”等有“第三方试验、内部数据”支撑,药监局的备案信息也显示,潘婷三分钟奇迹系列产品能够提供滋养、修护、保湿、护发等功效。
2、资生堂美洲启动裁员

近日,有消息称,资生堂美洲业务急剧恶化,已启动裁员。 资生堂回应称此次裁员是“艰难决定”,旨在恢复盈利能力和增长,但未提及具体裁员数量。
关于此次裁员,资生堂尚未明确说明是否将影响美洲以外的其他区域,但内部沟通提到“大幅削减员工人数,这将对多个业务、职能和地点造成影响”。
美妆财报
1、乐华娱乐退出与华熙生物合资公司

近日,北京润熙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发生工商变更,乐华娱乐旗下天津壹华管理咨询有限责任公司退出股东行列,华熙生物旗下北京华熙海御科技有限公司持股比例由50%变更为100%。
公开资料显示,北京润熙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23年1月,注册资本2000万人民币,经营范围包括生物化工产品技术研发、化妆品零售、个人卫生用品销售等。目前,杜华丈夫孙一丁仍担任该公司董事。
2、LG生活健康清算基因分析子公司Mizen Story

7月15日,据外媒报道,LG生活健康已对旗下基因分析子公司Mizen Story进行清算。据悉,Mizen Story于2016年12月成立,由LG生活健康与生物医药企业Macrogen共同出资60亿韩元,主要业务是通过分析个人皮肤、头发等基因信息,提供定制化妆品及健康功能食品的推荐服务。
2019年,LG生活健康收购了Macrogen所持Mizen Story股份,后者成为其全资子公司。但在近几年,该公司始终处于亏损状态,年营业亏损在7亿-9亿韩元之间。
3、法国香水品牌Berdoues多数股份被收购

近日,Compagnie Lea Nature宣布收购法国香水品牌Berdoues的多数股权。据悉,Berdoues集团创立于1902年,是一个拥有百年历史的法国香水品牌,始终遵循古老的香水制作工艺,而Compagnie Lea Nature拥有2000名员工,24个生产基地,2024年实现营业额4.98亿欧元,目前持有Berdoues集团60%的股权。
电商要闻
1、美团医美成立上游品牌顾问委员会

7月16日,美团医美上游品牌顾问委员会成立。委员会成员被授予“美团医美上游品牌顾问委员会”聘任证书,任期设定为1年。
上游品牌顾问委员会成立标志着美团和医美上游企业的合作,迈入到更加紧密、深入以及战略协同的新阶段。中国整形美容协会副秘书长期待,顾问委员会能够发挥头部上游品牌在行业内的标杆示范作用,引领行业经营模式的创新变革与升级迭代,重塑更健康可持续的四方平衡关系,推动供应链高质量发展。
2、京东布局医美市场

近日,京东健康旗下的首个线下医美自营诊所在北京亦庄开业,并接入了京东APP的医美频道,用户可搜索“京东医美”进行服务查询或预约。对此,京东方面回应称,作为京东健康体检中心的特色专科之一,医疗美容科致力于为用户提供安全有效、价格透明、不推销的轻医美服务,工作日营业时间延迟至22点,打造“上班族友好型”的专业医美科室。
3、京东全球售宣布开启海外半托管招商

近期,京东全球售开启种子商家招募计划。此次招商采取海外仓半托管模式,平台将负责海外用户的营销推广,商家负责发品、定价、履约、售后。开放的招商国家包括美国、英国、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越南、澳大利亚、日本、韩国。
据悉,此次招商面向在上述国家有海外仓货盘的商家、商品,可以通过入驻京东POP店铺,精准触达海外华人用户。此外,商家还需持有中国香港或海外公司主体资质。
聚焦出海
1、Temu等19个电商平台被泰国列入强制监管名单

近日,泰国电子交易委员会发布公告,Temu、Shopee、Lazada、阿里巴巴等19家电商平台被正式列入强制监管名单。
泰国商业发展厅强调,此次监管的目的在于防范网络交易风险。公告明确指出,入选平台因业务规模庞大且存在显著金融商业风险,可能对公众利益产生重大影响,需要严格履行法令规定的申报义务。
2、越南更新化妆品监管规则

近日,越南卫生部发布公告称,拟修订化妆品管理法规,意见反馈期截至2025年8月18日。
此次修订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3方面:
1)每种化妆品可使用一份申报表进行申报,在线提交化妆品申报表文件时,需提供电子版; 直接或通过邮寄方式提交化妆品申报文件时,需提供纸质版;
2)使用同一名称进行包装出售的化妆品可以在一份申报表中申报;名称相同、产品系列相同、配方相似但颜色或香味不同的产品,必须按每种颜色和香味分别申报;
3)产品配方中的成分必须按含量递减的顺序完整列出;成分名称应符合最新出版物《国际化妆品成分词典》。
3、巴西拟两年内完成化妆品动物实验禁令落地

7月9日,巴西众议院批准了一项法案,禁止在个人卫生用品、化妆品和香水的原料或产品测试中使用活体脊椎动物,包括用于检测这些产品及原料的危害性、有效性或安全性。该法案现将提交总统签署成为法律。
值得注意的是,为满足非化妆品类而进行的动物实验是被允许的,但企业需提供文件证明。若制造商获得许可使用新的动物实验数据,则不得在产品标签或包装上使用“未进行动物实验”、“零残忍”(Cruelty Free)等类似表述。